- 发布人:xnxy120
- 时间:2025-08-20
- 来源:
- 浏览量:84
本网讯(通讯员 何阶德)值班室的灯又亮到了后半夜,玻璃窗上凝着的薄雾映照出透析机的轮廓,我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值,忽然想起第一次穿白大褂那天,科主任抚着我肩膀说的话:“白大褂啊,从来不止是件衣裳,这里头藏着患者眼里的希望之光。”
自穿上白大褂的那刻起,“健康所系,性命相托”这八个字,便成为铭刻于心、重于泰山的使命。我清晰记得第一次跟进透析患者的情景:透析机的嗡鸣彻夜不息,尿毒症患者因心衰而口唇发绀,家属紧盯着透析管路流量数字时那紧蹙的眉头……更难忘那位刚确诊慢性肾衰的年轻人,他紧紧攥着我的手,指节发白,声音颤抖地反复问:“医生,我还能好起来吗?拜托了……”那一刻,书本上的誓言骤然变得无比具体——它是透析机上跳动的每一个数值,是病历本上每一次细致的用药调整,更是办公室里那份凉透的午餐,怕被清理而特意留下的纸条:“插管去了,待会再吃”。正是在这些时刻,我们真正读懂了“性命相托”的分量,明白了手中攥着的,是患者对“回归正常生活”的全部期盼。
有人说,青年医生是在“质疑与磨砺中成长”的一代。我们确实经历过:患者因我们年轻而流露的犹豫目光,面对疑难病例时深刻的“本领恐慌”,以及在连续奋战36小时后身心濒临极限时闪过的那一丝动摇……然而,正是这些艰难时刻,淬炼着我们的意志。当看到患者康复后展露的真心笑容,所有的疲惫与委屈便瞬间化作了继续前行的动力。前辈们常说:“医生的成长没有捷径,唯手熟尔,唯心诚尔!”是的,手术台旁屏息凝神记下的每一个细节,门诊室里用心揣摩学会的每一句有效沟通,值班室孤灯下啃完的每一本最新指南……都是我们这群“后浪”,朝着“值得托付的医者”目标,一步一个脚印跋涉的见证。
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医生,我们无疑是幸运的。我们站在了医学发展的加速跑道上——精准医疗的突破不断刷新认知边界,人工智能的辅助带来全新诊疗视角,多学科协作模式日益成熟……这些都赋予了我们守护生命更强大的武器。但我们更深知,再先进的技术,终究是冰冷的工具;而医者的仁心与温度,才是我们职业永不褪色的内核。
这温度,是疫情期间前辈们隔着厚重防护服,依然努力比出的那个“加油”手势,它比任何精密仪器更能穿透恐惧,传递力量;这温度,是在繁忙的门诊中,主动为焦虑的患者多留出十分钟,耐心倾听他心底的恐惧与期盼——这份倾听,有时比一张精准的处方更能抚慰人心。这份弥足珍贵的“温度”,是前辈们用毕生心血传递的精神火炬,更是我们必须守护、代代相传的医者初心!
晨光爬上窗台时,椅背上的白大褂混着阳光蒸出淡淡的消毒水香。曾经总怕自己经验浅、担不起“性命相托”这四个字,如今才在一次次调整透析参数、一次次握紧患者冰凉的手时懂了:所谓“白大褂里的光”,从不是悬于云端的奇迹,而是在每个破晓时分走向病房的脚步里,把“健康所系”的承诺,熬成患者床头那杯刚好温吞的水,融成透析机数值跳稳时那声不自觉的轻吁,酿成岁岁年年、在诊室与病房间从未停歇的寻常。
一审:李丽君 二审:李莉 许莉珺 三审:蒋玉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