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吃越饿?小心“偷糖贼”胰岛素瘤找上门
  • 发布人:xnxy120
  • 时间:2025-09-02
  • 来源:
  • 浏览量:52

本网讯(通讯员 张素)“周阿姨近 2 月频繁出现呼之不应、行为异常,比如坐公交睡过站、醒后找不到家,还反复跌倒且无法回忆过程。起初做脑 MRI+MRA、脑电图检查均无异常,直到测血糖发现低至 2.12mmol/L,后续多次检测最低达 1.23mmol/L,最终查出病因是胰岛素瘤。湘南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医务人员针对周阿姨病情,采用“肿瘤剜除术+胰管支架修复”的手术方式,最大限度保留胰腺内、外分泌功能,减少对消化道的影响,避免胰肠吻合相关的严重并发症,保障患者术后长期生活质量。周阿姨术后恢复良好,血糖稳定,告别头晕、心慌,不到半个月就能正常饮食、行走,顺利出院。

创作低血糖漫画_副本.png

低血糖的“危险信号”

对普通人来说,血糖就像身体的 “能量电池”,一旦电量过低,身体就会亮起 “警报灯”。不同血糖水平,症状差别很大,可别不当回事:

当血糖低于3.3mmol/l时,可以出现低血糖症状,这时候可以有饥饿感、大汗、焦虑、心悸、面色苍白

情绪激动、手足颤抖、软弱无力等表现。

当血糖低于2.8mmol/l时,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表现,主要表现为:头晕、思维迟钝、视物不清、步态不稳等。

当血糖低于2.2mmol/l时,可以出现神志改变,比如:幻觉、躁动、行为怪异、病理反射甚至昏迷。

所以周阿姨的“坐过站、记不住跌倒过程”,正是血糖低到 2.2mmol/L以下的典型表现。

胰岛素瘤是什么?

胰岛素瘤是胰腺的内分泌肿瘤,由胰岛β细胞异常增殖形成,就像藏在胰腺里的“偷糖贼”。β细胞本应按需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,而胰岛素瘤会过量分泌胰岛素,持续降低血糖,导致低血糖。胰岛素瘤属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(pNEN),是功能性 pNEN 中最常见的类型,占比达 94.8%;其发病率较低,每年约百万分之一至两人;且90% 为良性,仅不到 10% 可能发展为恶性,但因症状复杂、病例少见,易被误诊。.

创作低血糖漫画 (1)_副本.png

出现这些症状别忽视

湘南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提醒:若频繁出现不明原因的低血糖症状(如莫名心慌、手抖、头晕、行为异常等),别仅靠吃糖缓解,应及时就医测血糖;若血糖反复偏低,需排查胰岛素瘤,早发现、早治疗,才能更快恢复健康。

一审:李丽君 二审:李莉 许莉珺 三审:蒋玉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