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养心正当时:三个科学习惯守护心脏健康
  • 发布人:xnxy120
  • 时间:2025-06-23
  • 来源:
  • 浏览量:0

本网讯(通讯员 许云飘)中医认为夏季属火,火对应心,高温不仅让人口干舌燥、心烦意乱,更极易引发人们烦躁不安、心慌气短等不适。特别是夏季排汗增多,汗为心之本,大量出汗容易损伤心气,诱发心血管疾病。临床数据显示,夏季心血管疾病急诊量较其他季节上升 23%,尤其是冠心病患者,心肌缺血、心衰的发作风险显著增加。如何在骄阳似火的时节给心脏 撑起保护伞?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提醒您,这三个科学习惯,助您在炎炎夏日守护心脏健康。

一、调整饮食结构,多摄取膳食纤维。

夏季宜低盐低脂清淡饮食(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,每日脂肪摄入量低于总热量的30%),减少油腻、辛辣刺激的食物,避免增加心脏负担。多吃应季的新鲜蔬果,适宜补充“苦味”饮食,例如苦瓜,苦瓜中特有的多肽可以降低血糖血脂,改善血管内皮功能,达到辅助药物治疗的效果;避免过度贪凉,大量进食冷饮不仅会刺激胃黏膜,影响脏腑运化,而且会刺激血管收缩,继而影响心脏供血,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平时可以少量饮用温水或选择常温饮食。

夏季养生图片制作 (1)_副本.png

二、作息规律,避免熬夜。

夏季昼长夜短,建议在中午11:00-13:00间午睡20-30分钟,缓解疲劳,提高精气。晚上23:00前入睡,拒绝熬夜,每天保证7-8小时睡眠,充足的睡眠可调节心脏功能,降低心脏疾病的发病率。

三、情绪平稳,适量运动。

高温天气容易引发人们的负面情绪。长期或强烈的负面情绪极易激活身体的应激反应,导致心率增快、血压升高,从而加重心脏负担,引发心肌损伤,特别是一些原本就患有心脏疾病的病人,夏季更应保持心里平和,避免高热时段外出,从而降低心梗或心衰的风险。

夏季养生图片制作_副本.png

同时,适量运动可以增加自身免疫力,夏季运动可选择清晨或傍晚等气温相对较低的时段,运动方式也尽量选择散步、八段锦、太极拳等温和的体育项目,时长控制在30-40分钟为宜。如果在运动时自觉心慌气短、胸闷气促,则需立即停止活动,原地休息。症状严重者及时就医检查。

夏季养护心脏需综合调整生活习惯,通过合理饮食、适量运动,保持情绪稳定等方面减轻心脏负担,维持心肌健康;高危人群更应该提高警惕,注意自我监测,不适随诊。

编辑:李丽君 审核:李莉 许莉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