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诊科医生提醒:4 个易被忽视的急症前兆
  • 发布人:xnxy120
  • 时间:2025-09-02
  • 来源:
  • 浏览量:21

本网讯(通讯员 黄颖洁)在急诊科,我们常遇到这样的患者:明明只是“轻微不适”,拖到最后却发展成急性心衰、重症胰腺炎等危及生命的急症。今天,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就来跟大家聊聊最容易被忽视的4个“急症前兆”信号,早发现、早处理,才能避免危险。

制作 3D 图片_副本.png

信号一:“莫名乏力”,可能是心脏在“喊累”

不少人觉得“累”是常态。工作忙、没睡好都可能乏力。但如果突然出现“休息也缓解不了的累”,比如爬一层楼梯就喘得厉害、拿东西时手臂发软,甚至伴随轻微胸闷、心慌,别不当回事,这可能是心脏功能下降的信号。当心脏泵血能力减弱时,身体各器官得不到足够氧气和营养,就会出现“乏力感”,若此时继续劳累或忽视,可能发展成急性心力衰竭。

正确应对:立即停下手中工作,坐下休息,观察10-15分钟;若乏力伴随胸痛、呼吸困难,马上拨打120,不要自行走动或开车就医,避免加重心脏负担。

信号二:“轻微腹痛”,或许是胰腺在“报警”

吃多了、受凉了会腹痛,这是很多人的固有认知。但如果腹痛集中在“上腹部”,像有重物压着,还伴随恶心、轻微呕吐,甚至后背隐隐作痛,尤其近期吃过油腻食物或喝了酒,一定要警惕——这可能是急性胰腺炎的早期症状。胰腺炎早期疼痛可能不剧烈,容易被误认为“胃病”,但随着病情发展,炎症会快速扩散,可能引发休克。

正确应对:立即停止进食进水,避免食物刺激胰腺分泌;不要吃止痛药(可能掩盖病情),尽快就医检查:如腹部CT、血淀粉酶等,早干预能大幅降低重症风险。

制作 3D 图片 (1)_副本.png

信号三:“单侧麻木”,警惕脑血管“出问题”

偶尔手脚发麻,可能是姿势不对压到了神经,但如果突然出现“单侧肢体麻木”,比如右手、右脚同时发麻,甚至拿不稳筷子、走路打晃,还伴随说话含糊、嘴角轻微歪斜,哪怕症状只持续几分钟,也必须重视,这很可能是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(TIA)”,也就是“小中风”。“小中风”是脑血管堵塞的预警,若不及时干预,未来几天到几周内发生脑梗的风险会大幅升高。

正确应对:立即坐下或躺下,避免突然站立;让家人陪同就医,做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,明确血管情况,不要等症状消失就“算了”。

信号四:“轻微尿痛”,可能是肾脏在“求救”

尿痛、尿频,很多人会以为是“上火”,自己买点消炎药吃。但如果尿痛伴随“腰背部隐痛”,甚至尿液颜色变深(像浓茶色),要警惕可能是泌尿系统结石引发的梗阻。结石堵塞输尿管,不仅会加重疼痛,还可能损伤肾功能,严重时会导致急性肾损伤。

正确应对:不要盲目吃止痛药,及时就医做泌尿系超声检查,明确结石位置和大小;多喝水(每天1500-2000毫升),但不要剧烈运动,避免结石移位加重梗阻。

制作 3D 图片 (2)_副本.png

多数急症并非 “突然” 发生,而是身体信号被长期忽视的结果。别把“忍一忍”当成坚强,对身体的细微不适多一分警惕,就是对健康多一分守护。记住:小症状别拖延,及时就医才是避免急症的关键。

一审:李丽君 二审:李莉 许莉珺 三审:蒋玉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