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脖子现“不痛不痒小疙瘩”?警惕儿童淋巴瘤!
  • 发布人:xnxy120
  • 时间:2025-08-26
  • 来源:
  • 浏览量:32

“妈妈,我脖子这里有个小疙瘩。”5岁的天天(化名)洗澡时一句无心之言,家人起初未在意,直到他持续低烧、食欲锐减,脖子上的硬块也从黄豆长到鹌鹑蛋大小,辗转多家医院,5个月后才确诊为霍奇金淋巴瘤。据统计,儿童淋巴瘤误诊率高达60%以上,许多患儿确诊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。

image001.png

什么是儿童淋巴瘤?

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,在儿童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排第三位,仅次于白血病和脑瘤,占儿童恶性肿瘤的15%左右。儿童淋巴瘤主要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,其致病主要因素主要有:病毒感染、免疫功能异常、环境污染和放射线辐射、遗传因素等。

儿童淋巴瘤的早期信号有哪些?

1. 无痛性淋巴结肿大(最危险信号!)

颈部、腋窝或腹股沟出现进行性增大的肿块,质地偏硬如鼻尖,按压不痛,活动度差。直径超过1cm(颈部/腋下)或1.5cm(腹股沟)尤其需警惕。危险淋巴结具有生长快、质地硬、无痛感、成串出现、推不动等特征,而普通炎症淋巴结则质地软如嘴唇、有压痛、长条形、治疗后消退。

2. 反复发热

持续2周以上不明原因低热(37.5-38.5℃),抗生素治疗无效。

3. 体重骤降

三个月内体重减轻超过10%,伴随食欲减退和疲劳感。

4. 夜间盗汗

入睡后大量出汗浸湿衣物,需更换床单,与环境温度无关。

5. 皮肤瘙痒与骨痛

20%患儿出现顽固性瘙痒或红斑样皮疹,普通抗过敏治疗无效。部分患儿还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关节痛或腹痛,夜间加重。

image007.jpg

一分钟学会淋巴自检

孩子洗澡或睡觉时,家长可用“滑动触摸法”检查颈部、颌下、锁骨上窝、腋窝、腹股沟等区域。

手法: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三指并拢,指腹平放于皮肤上轻压滑动。

正常淋巴结:小于1cm,柔软光滑,无压痛。

异常信号:硬块>1cm、无痛、成团、难以推动。

如何预防儿童淋巴瘤

1. 重视感染预防:

EB病毒是主要诱因,教育孩子勤洗手,避免共用餐具;

及时治疗龋齿、扁桃体炎等感染,这些是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。

2. 远离环境毒素:

避免接触劣质文具、玩具(含苯/甲醛等化学物质);

新房装修后充分通风,检测合格再入住。

3. 营养与运动:

高蛋白饮食(鱼肉蛋奶)增强免疫力,少吃腌制食品;

每日运动30分钟(快走、游泳等),促进淋巴循环。

4. 定期体检+警觉异常:

1岁内儿保时医生会排查腹部肿瘤,家长需主动告知可疑肿块;

3岁左右建议做一次腹部B超(淋巴瘤原发灶常在腹腔)。

image008.png

早期发现是战胜淋巴瘤的关键。当孩子出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并伴有两周以上的不明原因发热时,请务必到儿科或血液肿瘤科进行专业检查。现代医学的进步已让儿童淋巴瘤成为可治愈的疾病,而家长的第一道警觉,就是照亮孩子生命的最强光。

一审:李丽君 二审:李莉 许莉珺 三审:蒋玉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