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发布人:xnxy120
- 时间:2025-09-18
- 来源:
- 浏览量:0
本网讯(通讯员 廖艳超)癌症与失眠叠加,对患者身心是双重打击。数据显示,近六成中晚期癌症患者受睡眠障碍困扰,且不少人陷入睡眠误区,今天,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就来为大家拆解误区并提供科学改善方式。
误区一:睡眠时长≠睡眠质量,盲目补觉有风险
张阿姨患癌后每天睡10小时“补觉养生”,三个月后却更疲惫还查出高血压,医生指出其有中风隐患。研究表明,50岁以上女性每天睡9 小时,中风风险增70%,过长睡眠还会影响认知,致反应迟钝、记忆力下降。
一个有效睡眠周期约90分钟,多数人每天5个周期(7.5小时)较理想。偶尔睡眠不足无需焦虑,一周内4天达理想睡眠时长与质量,身体可自我调节补缺口。
误区二:8小时睡眠非铁律,身体感受是关键
李叔患癌后坚持每天睡8小时,白天仍精神差、乏力手抖。其实“8 小时睡眠”不适用所有人,个体差异决定睡眠时长,有人睡6小时就精力充沛,有人睡9小时仍困倦。
判断睡眠是否充足,不能只看时长,更要关注身体感受。不少人陷入“浅睡陷阱”,睡满8小时却多为浅睡眠,醒来仍酸痛疲惫。
可用“精神反馈法”判断睡眠质量:早上醒来元气满满、思维清晰,说明睡眠质量好;若昏昏沉沉,则需调整。
科学改善睡眠的实用方法
生物钟驯服术:晚上9点人体开始分泌助眠的褪黑素,此时需关灯、远离电子设备,为入睡做准备。凌晨1-2点是深度睡眠黄金期,错过后补觉效果差。白天若困倦小睡,时长务必控制在1小时内,避免影响夜间睡眠。
婴儿睡姿复制术:推荐侧卧,朝向非惯用手一侧(如右撇子左侧卧),双膝微屈,手臂轻搭胸前,保持脖子、头部和臀部呈一条直线。此睡姿能让身体充分放松,减少打鼾,助力安稳睡眠。
及时求助医生:若失眠严重影响治疗与生活,如致食欲下降、因疼痛无法入睡,切勿硬扛,需尽快就医。医生会依患者情况制定方案,可能用药物治疗或心理干预等,帮助患者摆脱失眠。
好睡眠是癌症患者抗癌的“隐形助力”,患者需避开睡眠误区,用科学方法调整睡眠,从受失眠困扰转为能安稳入睡,为抗癌“战斗” 积蓄能量。
一审:李丽君 二审:李莉 许莉珺 三审:蒋玉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