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核抗体:自身免疫性疾病的“信号灯”
  • 发布人:xnxy120
  • 时间:2025-07-24
  • 来源:
  • 浏览量:307

本网讯(通讯员 欧顺婧)当医生建议做抗核抗体检测时,很多人会疑惑:这到底是查什么的?其实,抗核抗体就像身体免疫系统的信号灯”,能帮助我们发现潜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。值得一提的是,抗核抗体检测其实可以作为老百姓的体检项目。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比症状更早出现,通过体检发现异常后,在必要情况下可以提早干预或者定期复查。这就如同为健康安上了一道提前预警的防线,能让我们更及时地掌握身体免疫状况。

制作 3D 病毒抗体图片 (1)_副本.png

什么是抗核抗体?

抗核抗体的全称是抗细胞核抗体,是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种针对自身细胞核成分的抗体。正常情况下,免疫系统会精准攻击外来病原体,而抗核抗体的出现意味着免疫系统可能认错了人”,开始攻击自身组织,这种情况被称为自身免疫反应。

哪些人需要做抗核抗体检测呢?

如果出现持续发热、皮疹、关节痛、口干眼干、反复口腔溃疡等症状,医生可能会建议检测。此外,系统性红斑狼疮、类风湿关节炎、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病患者,也需要定期检测来监测病情变化。

制作 3D 病毒抗体图片 (2)_副本.png

怎么检测抗核抗体?

检测抗核抗体的过程很简单,只需抽取少量静脉血即可,不需要空腹。检测结果通常用“阳性”或阴性”表示,还会标注滴度,比如 1:1001:320 等。滴度越高,说明抗体浓度越高,提示自身免疫反应可能更活跃。

但要注意,抗核抗体阳性并不等于一定患病。老年人、慢性感染患者,甚至少数健康人也可能出现弱阳性。医生需要结合症状、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。比如,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核抗体阳性率高达95%,但单独阳性不能确诊,还需要看是否有典型的皮肤、肾脏损害等表现。

制作 3D 病毒抗体图片_副本.png

检测发现抗核抗体阳性怎么办?

如果检测发现抗核抗体阳性,也不必过度恐慌。很多自身免疫性疾病只要早期发现、规范治疗,就能有效控制病情。定期复查抗核抗体,还能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,评估治疗效果。

了解抗核抗体检测,就像掌握了一把解读身体免疫状态的钥匙。当身体发出异常“信号”时,及时检测、科学判断,才能更好地守护健康。

编辑:李丽君 审核:李莉 许莉珺